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华锐民歌传薪火 文化交融聚同心
时间:2025-09-18 09:23:51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81

在天祝县天堂镇菊花村,60岁的华锐藏族民歌市级传承人秦生军,用8年时光坚守在非遗传承一线。他的歌声里饱含华锐藏族的历史记忆与乡土情怀,成为当地以文化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

“华锐藏族民歌不是我一个人的,是老祖宗留下的珍宝,得让年轻人接过去、唱下去。”秦生军的话语朴实却坚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8年来,他在菊花村开设免费传习班,始终把“传帮带”放在心上,每到农闲时节或传统节日,他都会手把手教村里的年轻人学唱民歌。

“以前觉得民歌难懂,学了才知道,歌里唱的是草原的风、家乡的山,还有祖辈的故事……”学员秦生旦花菊是传习班的常客,如今已能熟练演唱《华锐敬酒歌》《吉祥的日子》等多首经典曲目。在秦生军的带动下,已有十几名民歌爱好者加入学习队伍,不少人还在镇上的文化活动中登台表演,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新鲜血液”。

秦生军的传承行动,也是天堂镇推动文化赋能、促进民族交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堂镇以华锐民歌为纽带,持续开展“民歌展演”“非遗进校园”“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让这一传统艺术走出村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天堂镇统战专干赵锦泰介绍:“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华锐民歌的独特魅力,让它成为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情感桥梁。”

在今年天堂镇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中,一场华锐民歌专场演出吸引了汉族、藏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群众参与,秦生军与学员们共同演唱《民族团结一家亲》,旋律激昂、歌词暖心,台下观众跟着节奏拍手合唱,现场气氛热烈。

“华锐民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增进民族情感、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纽带。”赵锦泰说,天堂镇将继续完善传习机制,支持秦生军等传承人开展更多活动。同时,挖掘华锐民歌中的民族团结元素,通过文化交融促进心灵相通。

如今,在天堂镇的田间地头、文化广场,那悠扬的华锐民歌,不仅传承着乡土文化的根脉,更唱响了民族团结、同心奋进的时代乐章。(记者董丽俊 赵东晓 见习记者丁宇飞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