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古浪,金色与绿色交融绘制,美不胜收。北部沙区十二道沟的治沙现场,工人们躬身将麦草埋进沙丘,新铺设的草方格整齐划一,与远处泛绿的固沙带共同编织生态密码。南部群山的层叠绿意随风起伏,新栽的林木舒展枝叶拥抱阳光,人们正以“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坚韧,书写着从风沙肆虐到绿意绵延的生态传奇。
在古浪片区“三北”六期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工程现场,工人们铲沙、铺草、压埋,在沙丘编织出草方格。“这些金色网格能有效减缓风速,为后续植被恢复创造条件。”古浪县林业和草原局干部赵纬国说。古浪县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的治理思路,规划实施了古浪片区“三北”六期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古浪县“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三北”工程子项目,通过采取工程治沙造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退化草原治理等措施,纵深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
该县加快实施“三北”工程六期项目,坚持“项目治沙、光伏治沙、公益治沙、义务治沙、产业治沙”等综合治理方式,统筹推进荒漠化治理,累计实施治沙造林62万亩,沙区综合植被盖度较2019年增加5.36个百分点,达36.96%。
向南行进,南部的群山见证着另一种生态实践。“我们利用山区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退化林地等空间,实施造林种草、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依托县城东西两山生态修复工程、黑松驿东山造林绿化等项目,完成生态综合修复24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建立了东起新堡乡、西至定宁镇长50公里、宽20公里以上的生态修复治理区,持续改善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古浪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连魁说,山间新生的生态系统,正以独有的方式回馈这片土地——云影掠过层叠的绿意,鸟鸣应和着溪流的欢唱,万物共生的和谐画卷徐徐展开。
“家门口就有绿地,带娃休闲方便又安全。”居民李先生的话语里透着欣喜。古浪县积极开展城镇绿化,通过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村社周边闲散荒地、村内巷道、农村广场、居民庭院等区域绿化,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共完成城镇绿化美化面积10.4万亩。
秉持“就近便民”原则,古浪县将小游园、公园等建设重心聚焦于居民生活圈,让居民推开家门便能邂逅绿意,享受休闲健身的惬意,实现“出门见景、移步换趣”的美好生活愿景。新建乡村小游园161个、城市绿地11处,新增县城绿地25万平方米,古浪县获评省级“园林县城”。
古浪县的生态治理始终贯穿着系统思维。如今的古浪,北部沙区绿意萌发,中部绿洲生机盎然,南部山区林海绵延。当新的防护林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这片土地正在生态文明的实践中,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通讯员朱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