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天祝县哈溪镇水泉村,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村庄里的道路平坦干净,道路两旁,暖黄色的外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温暖。红色太阳能路灯的巧妙点缀,美化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近年来,水泉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产业兴旺为基础、以乡风文明为灵魂,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曾经,泥泞的土路、破旧的土坯房是水泉村的“标签”。如今,随着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深入推进,这一切已成为历史。和美乡村建设的成果如何?村民是最好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以前住的土坯房,一到下雨天就提心吊胆。现在好了,政府帮我们盖起了新房子,出门有路灯,道路也硬化了,住着安全又舒适,现在感觉生活很幸福。”水泉村村民魏朝寿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才能稳定增收。水泉村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种养结合,大力推进农牧互补的产业模式。通过改良畜种、专业合作社运营,传统养殖业正朝着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大步迈进。在种植方面,按照“宜药则药、宜菜则菜、宜草则草”的思路,积极推进向山旱地要效益,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群众拓宽了致富门路。
“今年我种了100亩中药材,预计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水泉村中药材种植大户温占山高兴地说。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水泉村不仅村容村貌旧貌焕新颜,乡风文明建设也百花齐放。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通过“两富一美”评选、道德红黑榜等载体,发挥村级妇联、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改善生活习惯,推进移风易俗。每月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激发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同时,水泉村还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村“两委”班子成员组建的矛盾调解小分队,形成“村党支部 + 网格”两级联动架构,全力打造群众“信得过、调得快、解得好”的村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和谐稳定新局面。
“搬入水泉村安置点以后,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变好了,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行‘牛羊养殖 + 中药材 + 高原夏菜种植’的互补发展模式,带领群众依托地理优势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让日子过得更红火。”水泉村党支部书记杨维生说。
如今的水泉村,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文明之风遍吹田野,产业发展有力有序,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记者陈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