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系统性谋划为引领,聚焦风光电开发利用、装备制造培育、电网设施完善等核心领域,通过一体化推进资源开发与产业链构建,正逐步形成从能源生产到装备制造、从电力输送到消纳保障的完整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聚力构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在新能源开发领域,我市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抢抓“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机遇,按照集中布局、分批建设原则,建立高效推进机制,推动新能源项目连片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及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75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二个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的市州,新能源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风光电可开发容量1.2亿千瓦,风机整装和光伏全产业链配套成型。
聚焦风电、光伏、储能三大领域,我市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和目标企业清单,靶向引进远景能源、特变电工、金风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集聚发展。昔日单一的部件生产,升级为涵盖风机总装、叶片、塔筒及光伏组件、储能材料等多环节的完整制造体系,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电网建设的前瞻布局,为产业发展打通“大动脉”。全市首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底建成投运。配套变电站有序落地,多个区域的汇集升压设施,有效解决了风光电项目的汇集接入问题。同时,我市以“以负荷定规模”为原则,引进一批绿色载能项目,持续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在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方面,系统化构建调峰体系,推进调峰煤电、抽水蓄能电站及储能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记者张婷 王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