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聚焦凉州文化保护 促进传承创新发展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保护与创新工作综述
时间:2025-07-05 10:38:39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382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凉州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作为践行“两个结合”的重要抓手,以凉州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和弘扬为主线,不断推动凉州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助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目的地建设。


坚持改革引领

文化研究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注重顶层设计。武威市委、市政府着眼赓续凉州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设立地域文化专门研究机构,在甘肃省属破冰之举,进一步理顺文化体制,重塑工作格局,释放出文化发展的新能量。通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凉州文化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加强基础保障。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凉州文化资源挖掘、传承、弘扬等工作,先后成立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市长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建成市博物馆、市五凉文化博物馆等文博机构,从人员机构编制、办公场地条件、财政经费保障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借智借势发力。利用中国社科院独特优势和巨大影响,设立甘肃省唯一的文化研究基地,带动引领设立甘肃省社科院武威分院,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省内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深入开展凉州文化研究汇聚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凉州文化研究走深走实。


聚焦深挖细研

凉州文化研究成果不断丰硕


深入挖掘阐释。我市聚合市内外研究资源力量,编撰、资助出版《凉州文化概览》等专著45部,编印《凉州文化研究》五凉文化、吐谷浑文化等专辑21期,集中打造凉州文化精神标识,推动凉州文化系统化、板块化研究,为全面打造凉州学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课题研究。我市立项和实施省部级、厅局级课题40多项,在《形象史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家级、省市级报刊发表学术文章6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50多篇,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编辑学会第三十一届“金牛杯”优秀图书铜奖、读者出版社十大好书、首届“天马文艺奖”等荣誉,展现了凉州文化研究新气象。

突出专项研究。我市深度参与配合省政协凉州文化专项研究工作,从凉州文化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性,凉州文化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6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在科学性、权威性、准确性方面夯实了凉州文化研究的学术基础,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深化交流合作

凉州文化品牌影响明显提升


搭建交流平台。我市已成功举办5届高层次学术研讨会、4届凉州文化论坛,邀请余秋雨、康震、卜宪群等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交流研讨,以学术为纽带共谋发展大局,结集出版了一批高质量、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成果,凉州文化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书写了交流互鉴新篇章。

丰富宣传载体。我市联合制作230集短视频《话说五凉》,在甘肃文旅、慕课等平台点击量达8亿多人次。50集短视频《凉州史话》在甘肃文旅网络电视台播出,超过200万人次浏览观看。策划推出“专家学者谈武威”“行走凉州”系列短视频125期,点击量达150万+人次,大流量、大声量讲好武威故事。

深化普及成效。我市吸收本地文史专家、文化业务骨干50余人组建“解码凉州文化”志愿者团队,开展文化公益讲座等130多场次,直接听讲人数达6万多人次,网上点击量达55余万次,在全国首届公益文化月活动中进入前50名,并获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凉州文化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上扬。


推动成果转化

凉州文化赋能效应持续放大


推动文化赋能。我市围绕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开展河西都会命名、武威高铁站站前广场文化元素植入等咨询论证20多场次,研究成果实现有效转化利用,促进武威文化事业繁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凉州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绽放出更强的生命力。

升华研究价值。我市通过系统梳理武威历史文化脉络,明确凉州文化的基本概念,拓展延伸凉州文化研究的空间范围和时间长度,提炼出了凉州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进一步阐明了凉州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展示了凉州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以文促旅。我市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实施河西都会、凉州十七巷等重点文旅项目,推出20大类500多种文创旅游商品,打响了“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文化旅游品牌,凉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注重人才培养

凉州文化研究队伍蓬勃发展


突出梯队建设。我市建立学者工作室2个、院级学术交流平台3个,市内7名研究人员被聘为西北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2人获得省市领军人才、陇原青年英才等荣誉,成为留得住、出成果的“永久牌”人才队伍,梯次化研究人才培养达到新成效。

壮大研究力量。我市发挥余秋雨、卜宪群、孙晓、徐兆寿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市政府文化顾问的重要作用,聘请楼劲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建学术委员会,聘请市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兼职研究员92人,柔性引进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高层次人才7人,成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飞鸽牌”人才队伍,有力拓宽了凉州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精准引进人才。我市积极引进西北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7人,设立青年文化研究人才优秀成果奖,鼓励跨专业、跨单位组建研究团队,设立课题揭榜制,成功申报甘肃省社科项目等16项,成为爱文化、会研究的“雏鹰牌”人才队伍,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千年文脉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锦绣武威,文物古迹粲然可观,文化遗产多姿多彩,一幅古今辉映、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卷徐徐展开。加强凉州文化保护弘扬,多点发力促进传承创新发展,我市定能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张恺)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