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晨光微露,凉州区韩佐镇头畦村的食用菌循环农业示范园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菌棚内,羊肚菌特有的香气与湿润的泥土气息交织弥漫。村民朵玉珠戴着白色头巾,手指翻飞间完成采摘、装筐等工作。“自从园区建到家门口,我也成了技术工,每月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啦。”朵玉珠说。
谈起韩佐镇食用菌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干部阎雅丽如数家珍:“韩佐镇食用菌循环农业示范园是凉州区规模较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之一,该园区共有183座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其中30座种植平菇,目前头茬采收已进入收尾期。128座种植羊肚菌,目前也已进入采收阶段。25座种植榆黄菇,预计6月份可上市。”
推动韩佐镇食用菌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是凉州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实践。园区以食用菌生产为主导,配套建成调蓄水池、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真空预冷保鲜库等完备的基础设施,形成小区域内产业各模块间循环发展的绿色模式,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走进凉州区新华镇穿城村食用菌林下种植基地,在郁郁葱葱的核桃林下,栽培好的食用菌棒正孕育着希望。“菌棒错开放,覆土要注意厚度……”村民代天花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为菌棒覆土、打水。
凉州区农技中心经作站副站长高长发介绍:“为更好地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今年,我们依托企业,在新华镇穿城村核桃林地进行食用菌林下种植实验,计划种植鹿茸菇、黄背毛木耳、榆黄菇、滑子菇共73万袋,目前已定植鹿茸菇3.3万袋。”
新华镇立足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种植经验、技术和销售渠道、经济林量大树多等优势,不断完善食用菌种植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务工增收,让“小菌菇”释放乡村振兴大“蘑”力,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致富伞”。
从单一种植到多元融合,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凉州区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不断推动食用菌产业向基地化发展,努力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通讯员李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