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修村规、定民约、树新风,“规”出了乡风文明好景象,“约”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让乡村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规”出清淳民风。组织评选“五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用身边榜样引领文明风尚,通过宣传折页、村务宣传栏、板凳会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展示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深入群众、浸润民心,可见可感更可及。对各乡镇优秀村规民约进行“晾晒”展示,提高“村规民约”知晓度和影响力,让村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
“约”出善治乡村。将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坚持在法律法规指导下修订实施村规民约,将村民自治德治融入“规”与“约”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入户走访、调查取证、座谈调研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确保村规民约紧贴实际、服务村民、为民所用,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的“文明指南”。
“治”出文明乡风。 发挥村规民约在引领文明乡风、加强基层治理、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作用,动员村组干部、党员、乡贤、能人等率先带头执行落实村规民约中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爱护环境等要求,通过榜样引路、示范引领,在全村营造“人人知晓、认真执行、互相监督”的良好风貌,让村民享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理”出和谐社会。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宣传新思想,组建志愿服务宣讲队伍,推动党的新政策、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按照“以德积分、以分易物”的思路,依托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坚持以“积分制”推进移风易俗,让村民言行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学,让好人好事、新风良俗有了荣誉分值,给无形的村规民约赋予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记者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