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教育
2025年武威市学生资助政策解读
时间:2025-04-27 09:45:18 来源: 阅读量:249

图片
图片
政策解读


武威市大中小学生资助政策解读

图片
图片
2025
图片
图片

新学期,当第一缕晨曦穿透薄雾,轻轻拂过莘莘学子的肩头,知识的田野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不仅是时间的更迭,更是希望与梦想的重启。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上,学生资助政策如同一首悠扬的诗篇,缓缓铺展开来,以其独有的韵律与节奏,吟唱着关于梦想、勇气与坚持的赞歌。它唱响了教育公平的旋律,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政策的诗篇,去感受那份来自国家、社会的关怀与温暖,去聆听每一个梦想在心中悄然绽放的声音。2025年,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最新资助政策的引领下,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1
ONE

学前教育阶段


01
减免保教费
图片

资助对象:全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的在园幼儿及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非甘肃户籍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000元。按照政府及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年收费低于减免标准的,按实际收费标准减免;年收费超过减免标准的,超出部分幼儿园可向幼儿家庭另行收取。按学期落实,符合条件幼儿按标准减免保教费入园。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2
TWO

义务教育阶段


01
免学杂费
图片

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02
免费教科书
图片

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配备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0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图片

资助对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标准: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625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75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312.5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375元。按学期发放,补助资金发放至受助学生家长提供的银行账户或学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04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图片

实施对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

实施标准:每生每天5元,由学校按标准统一提供等价优质营养餐,不以现金形式发放。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3
Three

普高教育阶段

01
普通高中免学杂费
图片

资助对象: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学杂费。(对新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校应当按照《甘肃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要求,做好重新认定工作,符合条件的方可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其中,对于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的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将其认定为可以享受免学杂费政策。)

资助标准:按照政府及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学校学杂费标准执行(不含住宿费)。按学期落实,符合条件学生免学杂费入学。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02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标准: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按学期发放,助学金发放至受助学生的“普高学生资助卡”或学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4
Four

中职教育阶段


01
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
图片

资助对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三年级全日制在校生。

资助标准:一般普通专业每生每学期1000元,农医类专业(不含口腔和美容)每生每学期1150元,艺术类非戏曲专业每生每学期1500元,艺术类戏曲表演专业每生每学期3000元。按学期落实,符合条件学生免学费入学。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02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我省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58个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农村(不含县城)学生。

资助标准: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按学期发放,助学金发放至受助学生的“中职学生资助卡”或学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03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学习成绩、技能表现等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按学年发放,奖励资金发放至受奖励学生提供的银行卡或学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5
Five


高等教育阶段


01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
图片

资助对象: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并通过高考、高职单招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解决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滋蕙计划优先资助以下学生: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因突发事件等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标准:考入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考入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每年一次,资助金发放至受助学生银行账户。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02
困难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资助
图片

资助对象:具有武威户籍且在甘肃省内参加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专科(高职高专)2025级的困难家庭子女(包括:城市低保全额保障家庭子女,农村低保一、二类保障家庭子女,“单人户”施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资助标准: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的2025级新生一次性补助10000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高职高专)的2025级新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

主管部门:团市委,市民政局,市、县(区)教育(科)局

03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0000元(奖励名额较往年翻倍)。

主管部门:各高校

04
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

主管部门:各高校

05
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

资助标准: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70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700元。

主管部门:各高校

06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

资助标准: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奖励名额较往年翻倍)。

主管部门:各高校

07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省属高校中在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业成绩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

资助标准: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标准以及在校博士生30%的比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硕士研究生10%的比例给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可提高奖励标准。

主管部门:各高校

08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图片

资助对象:普通高校纳入全省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资助标准: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3000元。

主管部门:各高校

09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图片

资助对象: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

资助标准: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5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主管部门:各高校

10
基层就业国家助学贷款学费代偿
图片

代偿对象:到我省三类到五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省属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定期限后,对其用国家助学贷款缴纳的学费进行分阶段代偿,代偿额度按其实际缴纳的学费计算,不能超过本人当年实际国家助学贷款金额。

代偿标准:本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5000元。

主管部门:各高校

1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图片

实施对象: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全日制新生(含预科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户籍均在武威市,家庭经济困难,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实施标准: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贷款学生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毕业后5年间为还本宽限期。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日常学习生活费用。

主管部门:市、县(区)教育(科)局



此外,各县(区)设立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政府资助和社会资助项目,具体资助项目内容由各县(区)负责解释说明。

武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0935-2232376

凉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0935-2211807

民勤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0935-4120256

古浪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0935-5128299

天祝藏族自治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0935-3130339

图片


武威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7日




来源:武威市教育局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