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太子参铺就乡村振兴“金色路”
——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富民村产业经济见闻
时间:2025-04-19 09:07:41 来源: 武威日报 阅读量:437

春日田野,一株株嫩绿的太子参苗破土而出,舒展着新叶。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富民村的中药材基地,种植大户王建信正弯腰查看苗情,身后10余名村民忙着松土施肥,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别看这参苗才寸把高,可是咱村的‘金疙瘩’。”王建信指着连片的田垄说。这位与太子参打了10年交道的“老把式”,如今已是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带头人。去年,他的300亩太子参亩产达250公斤,刨去成本每亩净赚3000多元。“销路更不愁,河北、安徽的药商年年上门收,下一步我们还打算自己加工中药饮片,利润还能再翻一番。”

在富民村,像王建信这样靠种植太子参致富的农户不在少数。太子参每年10月种植,次年9月初收获,这种生长周期仅11个月的药材,因其润肺生津的药用功效成为药市“常青树”,更因其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种玉米一亩地挣千把块,种太子参能多赚两倍。”村民李菊香一边麻利地分拣种苗一边算账。中药材的种植,不仅能拉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也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我这儿招收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每人每天200元的工费,最多的时候每天大概要用50多名工人。”王建信说。

产业兴,百姓富。近年来,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用活资源禀赋,着力发展多样性、规模化、生态化的产业格局,采取“公司+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开特色产业发展新局面,开启乡村致富金“药”匙。

“接下来,富民村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药材经济,以山东省临沂民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核心,拓展和延伸中药材生产加工产业链,吸纳更多的人实现家门口就业,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九墩滩富民村党委书记刘涛说。

站在田埂上远眺,新绿铺展的沃野间,农技人员正指导农户调试设备。凉州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表示,今年将继续围绕主栽药材品种强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为中药材生产“把脉问诊”,提供科技支撑,既要产量更要品质,让中药材真正成为富民“金钥匙”。(记者徐燕 王炳智)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