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县新闻
韭菜飘香 助农增收
——凉州区清水镇菖蒲沟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见闻
时间:2025-03-20 09:21:21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1300

走进宽敞明亮的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一垄垄韭菜整齐排开,组成一片片绿油油的韭菜田,微风吹过,空气中还有阵阵韭菜的清香。工人们正忙碌地收割韭菜,一捆捆鲜嫩的韭菜被整齐地码放在一起,准备运往市场。

近日,凉州区清水镇菖蒲沟村村集体经济大棚里的头茬韭菜已经上市,二茬韭菜蓄势待发。

“2023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韭菜种植合作社,在菖蒲沟村五组建成全钢架拱形温室18座,占地27亩,用于韭菜种植。2024年发展‘合作社+基地’模式,统一规划定植时间、错峰上市,带动周边37户农户55座温室大棚种植韭菜,棚均收益2万元。”菖蒲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平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村集体经济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清水镇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温室大棚较多,农户种植管理水平高,菖蒲沟村利用韭菜生长周期短、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且适合规模化种植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大棚种植韭菜。现如今大棚种植韭菜成为菖蒲沟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

菖蒲沟村九组村民冯玉萍近几年一直在村集体经济大棚里干活,已经成为韭菜“采收专家”了,工友们总开玩笑说:“今天的韭菜能卖多少钱,全在冯玉萍手里”。“我们种的韭菜不仅长得快,而且品质好,市场上供不应求,近期收购价能达到每斤4.5元。”冯玉萍自豪地说,“市场价是看品质的,同一时期有的地方的韭菜收购价只有2元左右。”

为提高韭菜的品质和质量,在市场中获取更大的份额,清水镇菖蒲沟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定期邀请区农技中心的专家们进行指导,利用充分腐熟的牛粪替代化肥等措施,在保证根系营养的基础上改善土壤质量,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韭菜绿色、安全。

“有的地方可能一年采收4-5茬,我们不一样,我们着力生产精品韭菜,结合农闲时间,考虑投入产出比,我们的韭菜一年只采收2茬。”刘建平说,“发展好村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我们将继续扩大韭菜种植规模,2025年计划在菖蒲沟村二组新建全钢架拱形温室10座和全钢架双面拱形温室1座用于韭菜种植,着力打造拳头产品,探索更多绿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记者徐燕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