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武威长度:以己之长铺就腾飞大道
——“八个维度看武威”系列报道之三
时间:2024-11-06 09:14:17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567

丝绸之路,横贯东西、联通古今。在花雨缤纷的途程中,武威如同一颗耀眼明珠,“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

现代高铁,纵横南北、沟通内外。在高铁速度与沿途风景的浪漫邂逅中,武威市抢抓发展机遇,续写“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繁荣景象。

75年来,武威共建成公铁里程合计约1.37万公里,长如巨龙般蜿蜒在武威大地上的公路、铁路,形成了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初步形成。

从驼铃阵阵到汽笛声声,在交通方式的迭代升级中,天马故里一路高歌奋进……

 

从“走得了”到“走得快”

“还记得高中时候,从村里到县城只有两趟汽车能坐,周末很少回家。”想起学生时代,工作多年的张雪萍仍记忆犹新:“每到周五下午,看着身边同学都回家了,内心还是蛮羡慕的。”

张雪萍老家在古浪县横梁山区庄浪村。2013年,一家人搬迁至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西靖镇感恩新村,住上了新房子。

曾经困扰张雪萍的“行路难”,对如今村里的小孩子来说,只是大人口中遥远的“故事”。“以前,我需要坐三四个小时的车才能到家,现在的学生,周五放学,抬脚就有车,一个小时左右就到家了。”张雪萍对记者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远方”。对张雪萍的父辈而言,伴随着车主吆喝声的骡马车、生产队的拖拉机、喘着“粗气”盘旋绕过乌鞘岭的蒸汽机车,这些是他们记忆中的交通工具;到了张雪萍,通往省城的汽车、山路上颠簸的三轮车、摩托车是她难忘的记忆;在她弟弟妹妹眼中,校门口接送的小汽车、坐着公交车去邻村找同伴玩耍,也将会成为他们的记忆。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纾解“肠梗阻”。近年来,武威市牢牢把握保障“交通先行”的发展重任,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干线公路畅通无阻、“毛细血管”道路管养一体,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域内连霍、定武、金武高速公路共计633.783公里,16条国省干线公路1750公里,是除省会兰州外全省首个实现绕城高速的地级市;全市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拥有出租车2269辆、新能源公交车395辆……

随着公路里程大幅增加,武威市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明显提高,一张以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国省道和地方高等级公路为干线,农村公路为支线,国省道与农村公路互补、连接周边、衔接顺畅、覆盖全市、布局合理的公路网结构徐徐铺展。武威东通省城兰州,西达新疆,北接内蒙古、宁夏,南连青海的重要公路交通枢纽地位也愈加凸显。

 

从“四好农村路”到一路铺就“金色希望”

农村公路是连接乡村与外界的纽带,农村公路的便利程度,决定了农村地区资源能否“走出去”,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和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武威市加快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探索推进“交通+”融合发展模式。同时,以“绣花”功夫,新改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等2416公里,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凉州区推进“交通+现代农业”,引进一批批专家、技术人才,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带动酿酒葡萄、中药材、食用菌等农特产品种植和销售。依托人才的力量,让农业科技化含量不断提升,不断壮大乡村产业,让各类产业向乡村发展一线集聚。

金秋时节,村民驾驶着满载货物的车辆,穿梭在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柏油路上,脸上洋溢着笑容……民勤县以“交通+特色产业”为重点,实施泉山镇至收成镇(珍宝)蜜瓜产业园道路、S584西渠至收成公路、X500裕东公路等一批产业路、资源路,实现了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目标,为沿线群众带来30余亿元的蜜瓜销售产值。

在古浪,一条条沙漠公路仿佛银色缎带伸向远方,公路两侧沙障密布,绿色的沙生植物与黄沙交织,曾经的“黄沙漫漫”变成了一张沙漠治理的“绿色名片”。近年来,古浪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先修路、后治沙,建成沙区公路160公里,带动沙漠增绿、经济发展、群众增收。

从品味地道农家美食到体验当地传统民俗,从亲近山水田园到乡间自在漫步,天祝县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道路建设。该县借助天祝三峡、天堂寺、阿尼嘎卓帐篷城、十六号院、冰沟河等热门景区景点,先后建成高坝至祁连、安门至马牙雪山、菜籽湾至金沙峡、哈溪至西岔等一批旅游公路,将景点连珠串联,为游客打造“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惬意体验。

一条条振兴之路,连接武威内外;一曲曲畅通之歌,唱响城市乡村。如今的武威,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已经形成,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高效交通圈”到市民生活“幸福圈”

今年国庆节,在外地工作的李琴回家了。“从兰州到武威,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很方便。”以前在外地上学的她,就有一个期盼已久的梦想——希望有一天,也可以骄傲地对同学说:自己是坐高铁回家的。如今,她的梦想实现了。

2024年6月29日,对于武威而言,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兰张高铁兰武段正式通车,武威跃入“高铁时代”。

高铁之通,不仅是交通之便,更是发展路径的豁然开朗。坐落于凉州工业园区的稻盛云武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能源投资与应用等业务。随着公司武威智算中心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深圳同事来到武威开展后续工作,而在武威的工作人员也经常要去深圳母公司衔接汇报工作。“以前我们都是开车到中川机场坐飞机,高铁开通后,非常方便。”公司总经理助理苏桢说,通勤时间的缩短,大大提升了业务洽谈、技术服务效率。

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搭乘兰张高铁来到武威,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手把手教学,提高村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乡村产业也因人才的逆势“回流”而更加兴旺,促进了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不断升级,创造了多元化的乡村发展空间。同时,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也“坐”着高铁走向全国各地,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对外推广、销售,沿线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高铁带来的红利。

乘高铁东风,赏武威胜景,品武威美食。高铁,还带火了武威的文旅市场。

“乘坐高铁游武威”“迎接高铁时代 畅游大美武威”“坐着高铁看中国·兰新高铁行”……以高铁开通为契机,武威市不断拓宽宣传推介渠道,擦亮文旅“金字招牌”,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一批批游客走进武威文庙、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天梯山石窟等景区景点,穿越悠悠岁月长河,近距离感受武威历史文化底蕴。今年国庆假期,武威市北关市场的“三套车”美食,出现了游客排队等餐桌的火爆景象。

越来越便捷的交通,为武威带来了旅游人潮,更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无限活力。沿途红色资源、丰富的农副产品、生态旅游、地方美食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截至今年10月20日,高铁武威东站累计发送旅客49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9036人次。在武威,“高效交通圈”正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圈”。(记者高延锦 徐凯生)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