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持“共守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共创幸福生活、共谱团结新篇”的创建理念,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强根基、产业赋能促增收、文化浸润聚人心,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入乡村发展各领域,推动各族群众携手奋进,绘就出经济繁荣、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壮美画卷。
携手并进 共享繁荣发展“幸福果”
在裴家营镇小岭滩村,村道两侧的民族团结主题墙绘格外亮眼,汉、藏等民族群众携手劳作的画面跃然墙上,一幅各族群众心手相牵的和谐图景映入眼帘。
“小岭滩村整合资金硬化道路,把闲置荒地改造成小游园,让各族村民出门见绿、抬头见景,在舒心的环境里越住越和睦。”小岭滩村党总支书记车永进说。
小岭滩村是少数民族群众聚居村,现有少数民族41户136人。该村以“党组织引领+群众参与”治理模式为核心,将民族团结融入基层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2025年,羊存栏量达22280只、牛1082头,种植小麦4761亩、玉米4632亩、马铃薯500亩,还有豆类、葵花、中药材等多元化作物。定期组织各民族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少数民族家庭提升种养技能,让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赚到钱、得实惠。
近年来,古浪县探索实施“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双促双带战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走出了“民族团结进步和农文旅多元融合发展”的“聚”变之路,让各族群众幸福感指数更高、获得感成色更足。
产业赋能 共育民族团结“致富花”
直滩镇聚居着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等多个民族群众,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各族群众携手同行,在乡村大地上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乐章。
产业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带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2025年,直滩镇石坡村坚持民生优先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共种植马铃薯10000余亩、向日葵200余亩、梨园700多亩,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辣椒1000余亩,成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的“红火产业”。
“石坡村将不断拓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族团结’实施路径,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暖心的服务,促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让团结之花在乡村大地上绚烂绽放,让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通畅。”石坡村党支部书记朱建文说。
直滩镇牢牢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关键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入乡村发展全流程,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族团结”新模式。通过筑牢组织根基、壮大富民产业、优化暖心服务等务实举措,凝聚各族群众的共识与力量,推动大家同心同向、携手奋进,逐步实现党建提质、产业兴旺、百姓增收、社会和谐的发展新局面。
文化浸润 共筑精神家园“石榴梦”
古浪县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矩阵,在中小学开设“石榴籽”教育课堂,精心评选出优质课程30堂,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个课时的宣传教育。同时,充分借助政府网站、“看古浪”“古浪统战”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广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以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各族群众的心田。
古浪县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文艺汇演多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工作载体以及农家书屋等功能室,在全县各级单位精心筹划打造“红石榴”书屋,积极开展“建书香校园、诵经典诗文、传中华美德”“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同行书香路”等一系列阅读活动,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条条柏油马路连通希望,一排排整洁民居承载幸福,一个个特色产业孕育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古浪县将继续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持续绽放。(通讯员马占琴)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