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民勤县沙咀墩规模精准固沙造林示范区的流沙之上,一台橙黄色的“治沙利器”正依托双履带平稳推进。随着液压装置有力下压,麦草被深深扎进沙层,机械行进间,铺草、压草、划线一系列工序行云流水。
据了解,这款设备由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发,能在25度斜坡自如作业,确保了治沙草方格的质量与工效。目前,民勤县已配备4台压障设备和2台草帘编织机,初步建成了机械化治沙作业体系。
同样,在民勤片区“三北”工程时光廊道作业区,可降解拦沙网与沙障铺设机正在开展固沙压沙作业。人力与机器协同发力,原本松散的沙丘上,一张张稳固的“沙网”迅速铺展开来,为当地生态防护筑起坚实屏障。
“今年,项目在传统沙障基础上,重点应用了可降解拦沙网、HDPE沙障与生物结皮等新技术。”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正高级工程师张世虎表示,可降解网铺设效率提升40%且3年内自然降解;HDPE沙障抗风蚀能力与使用寿命显著增强;生物结皮技术则使植被成活率提升35%。这些新材料与草方格协同作业,构筑了更坚固的防护体系。该体系在提升压沙效率的同时,能快速稳定沙面,为后续植被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民勤县坚持“以水定绿”科学规划,推广应用手扶式沙障机、无人机飞播等智能化装备,结合新材料研发,推动治沙模式从传统人工向机械化、智慧化跨越。通过系统整合水、土、生物等生态要素,持续优化技术路径,实现了从单点治理到系统修复的深刻转变,“绿进沙退”成效持续巩固,走出一条技术驱动、系统治理的荒漠化防治新路径。(记者马爱彬)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