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以“链”破局 向“新”而行
​——探寻武威市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时间:2025-10-28 09:08:32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139

一条产业链,能迸发多大的能量?一家企业,能展现多强的韧性?一方园区,能孕育怎样的未来?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正用行动与实绩书写着答案——

“十四五”以来,园区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企业产值607.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2.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2020年底的48家跃升至如今的84家。

拾级而上的数字,正是产业集群并进铸就的发展脊梁、沃土滋养绽放的发展繁花、智造引领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的有力见证。


聚链兴园区


建强产业链,激活园区发展引擎;布局多链条,夯实园区韧性根基。

“近年来,我们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发展活力,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并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武威工业园区管委会项目发展部部长吴庭勤介绍。

核心产业集群表现突出。以武威伊利为“链主”的百亿级奶产业集群已形成“1+6+N”协同发展格局,被列为全省首批重点产业链。2024年,奶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为武威打造“甘肃乳都”和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提供了坚实产业支撑。

在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赛道,甘肃达利、青岛啤酒作为“链主”企业,带动形成了涵盖综合食品、肉制品、饲料加工和酿造饮料的多元产业集群,共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户。

新能源产业双链并进。以重通成飞为核心的风电产业链,已具备叶片、机组、塔筒、机舱罩等关键部件的本地化配套能力;以为恒云储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正快速形成储能装备制造、场站运维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园区前瞻布局、精准落子,积极培育以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与未来增长极。以中节能、甘电投、亿利洁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集群,聚焦热电联产与资源综合利用;以泰康制药、牛满加药业为引领的生物医药板块,依托研发中试与产业化项目加速成长;以稻盛云智算中心为链主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为园区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智慧活水”。

“我们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围绕‘做强精深加工、丰富产品类型、构建新兴产业链条’来推动产业升级。其中,产业集群建设是重要抓手。”吴庭勤表示,园区已与兰州新区建立协同机制,正通过联合创新、共享资源、共建市场等方式,打造多条互补性强的核心产业链,让上下游企业联系更紧密,形成发展合力。


沃土育繁花


走进甘肃金世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加紧完成包装订单。尽管面临市场挑战,企管部部长李峰源从容依旧:“今年行业整体承压,但在园区‘服务力’的支撑下,我们始终稳健前行。”

这份从容,源自园区与企业间紧密的“亲清”关系。自2019年建厂起,园区就指派“项目管家”全程包抓,成为金士泰的“首席服务官”。

“手续办理遇堵点,园区跑前跑后协调;政策红包刚落地,他们就第一时间推送解读。”李峰源细数着服务清单:稳岗返还资金及时到位、科技奖补精准直达、绿电交易指导对接、专场招聘保障用工……仅留抵退税一项,2022年就为企业盘活超千万元现金流。

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护航下,金世泰驶入发展快车道,如今已成长为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范围覆盖园区伊利、达利、青啤等绝大多数制造企业。

谈及未来,李峰源信心满满:“有园区作后盾,我们正朝着工艺更精、质量更优的方向迈进,在这片创业热土上实现共赢发展。”

“十四五”以来,园区持续强化基础设施与要素保障。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每日4万吨,供水管网、交通信号灯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绿化覆盖率提高至15%以上,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通过简化审批、降低成本、强化法治,联动市场监管、人社、科技、税务等部门上门送政策、送培训,推动涉企政策应享尽享,精准纾困解难。

在精准服务企业的同时,园区坚持“招大商、大招商”理念,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新希望六合年产33万吨饲料生产线、稻盛云智算中心、特变电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72个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地,96个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达252.29亿元,其中6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创新驱动力


在甘肃博贞原生物乳业的生产车间里,全自动化生产线平稳运转,中控室大屏上实时跳动着从原奶检测到产品包装的全流程数据。

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科技型乳企,依托“智能生产+科研创新”双轮驱动,迅速成长为武威市奶产业链上的骨干力量,目前年产值已突破9000万元。

“创新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公司副总经理王海龙介绍,“我们不仅组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创新联合体和企业研究院三大平台,还累计申请了8项专利,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通过技术攻关,企业成功优化黄油加工工艺,开发出的“博臻BOZEN生牛乳发酵黄油”荣获行业创新大奖。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603万元,通过新产品研发实现新增产值近7000万元,形成了“研发——转化——产出”的良性循环。

企业创新的持续迸发,离不开园区精准的政策扶持与高效的服务保障。园区通过实施“问题专班化”服务机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从“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提速,到科技项目的申报指导与资金补贴,为企业营造了专心研发、放心投资的优质生态。

在此基础上,园区更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推行“校企合作、教产结合”的定向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中职办学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推进校企一体化发展,使园区用工需求与人才供应实现无缝衔接,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园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四五”以来,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2家,评价入库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达150家。园区先后获批省级“绿色园区”和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并培育了4家国家“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示范标杆。特别是今年3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武威市以甘肃武威工业园区为基础设立甘肃省武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标志着武威工业园区正式迈入省级高新区行列。

园区的质效双升,是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同频共振的成果。未来,随着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武威工业园区必将持续释放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记者甘曜毓 张婷 何成裕)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30001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