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天梯山石窟
文旅融合焕新姿
时间:2025-10-11 08:57:29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343

国庆假日期间,武威天梯山石窟脚下,黄羊河碧波轻漾,与赭红色丹霞崖壁上的千年佛窟相映如画。这座始凿于北凉、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的艺术宝库,正在保护与利用的双重使命中焕发全新活力。

“您此刻看到的这座石窟,比著名的云冈、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更早,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鼻祖’。”在天梯山石窟第13窟前,讲解员骆冬梅正为来自广东的游客讲解。

天梯山石窟景区现存洞窟3层共18个,目前开放的第13窟为最大洞窟,窟中28米高的释迦牟尼像临水端坐,右臂前伸,仿佛静观尘世。远处湖波潋滟,云岚轻绕,山、水、佛、云交融,宛如一幅天然绝景。

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天梯山石窟景区成立新媒体部,强化数字传播,累计发布公众号原创文章98篇,制作高质量视频150条,全网浏览量突破200万。《天梯山石窟》贺岁短片、沙画《山水天梯 千年石窟》等视频广受好评。开展直播19场,通过知识问答、弹幕互动、文创礼品派送等方式,吸引9万余人次在线参与。此外,景区还多次赴外推介,并在武威东站、主流影院投放形象视频,扩大品牌声量。

除了厚重的历史,天梯山石窟景区着力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在罗汉洞中,十八罗汉姿态生动、传神如真。非遗剧场内,凉州攻鼓子震响四方,引来掌声阵阵。“既能看石窟,又能赏非遗,体验非常丰富!”四川游客李女士赞叹。

天梯山石窟景区以“天梯市集”为平台,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推出“我们的节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12场,并新增“字里乾坤”“莲开石上”两处网红打卡点,同步参与“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行动,实现文化、生态与旅游多维联动。

“这些印章太有收藏意义了!”文创商店内,大学生沈荣慧高兴地盖下第20枚特色印章。19款文创产品、20枚主题印章,使千年艺术可触可感、可带回家。天梯山石窟景区注重服务提升:节假日开设市集与餐车,提供宠物免费照看,优化母婴室设施,并为小团队配备讲解耳麦,全面提升游览体验。

让文物“走出洞窟”,是天梯山石窟保护与展示并重的重要策略。天梯山石窟利用文物数字化全息投影等手段,打造塑像壁画艺术馆,对石窟内代表性塑像、佛头等进行高精度复制,让游客近距离、直观感受彩塑造像的独特魅力。数字化保护稳步推进——完成400幅壁画的高清二维与三维采集,为文物建立永久数字档案。此外,景区严格按“一物一档一编码”原则,建立藏品档案200余份,并持续推进石窟评估定级与危岩体治理工作。

“当前正积极推进第13窟前期勘察,实施挡雨棚搭建与裂隙修复,为后续大规模保护修缮奠定基础。景观提升项目也在施工中,将新建观景平台、木栈道与护栏系统,进一步优化遗产环境,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走’出去。”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汤凤萍介绍。( 记者李兴菊 王舸 见习记者丁宇飞)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230001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