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赋其刚,流水予其活。武威大地英才荟萃,无数优秀儿女从这片热土启程,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成就斐然。
不忘家乡情,深怀赤子心。近年来,在外打拼的武威骄子们始终心系故土,以拳拳赤子之心回报桑梓,或投资兴业,或引荐项目,或建言献策,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为武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上最短的路是回家的路,走起来总是那么愉悦;最熟悉的声音是浓浓的乡音,听起来总是那么亲切。
4月1日至2日,武威市举办2025年春晖行动“招商引资强引擎·归雁齐聚话发展”大会,向全国各地的武威籍游子发出邀请,叙一叙血浓于水的亲友情,看一看武威发展的新面貌。
群雁归来之际,武威以满腔热忱,翘首以盼。
招商硕果满枝头
一个个优质项目释放着城市竞争力,支撑着家乡未来蓬勃发展;一项项优惠政策含金量十足,诚意满满,吸引投资者纷至沓来。
身为在外闯荡的企业负责人,兰州市武威商会副会长李芬娜此番回乡,惊叹于家乡发展的强劲势头。“不少企业积极投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产品与技术在国际市场同样极具竞争力。”
李芬娜表示,要在此次大会活动中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家乡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商会也会组织更多会员企业来武考察研讨,开拓新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4月2日下午,武威市春晖行动“招商引资强引擎·归雁齐聚话发展”推介会传来捷报:现场成功洽谈对接41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85亿元。
此次签约项目紧扣武威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布局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优势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有力助推武威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培育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亮眼成绩从何而来?正如郑州市武威商会副秘书长陈秀礼所说:“武威有便捷的交通网络、丰富的清洁能源、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投资者铺就了‘黄金跑道’。”
“我们要积极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添砖加瓦,在引资本、引技术、引人才、引项目等方面发挥作用。”新疆武威商会监事长、新疆苏氏集团董事长苏恩泉说:“作为在外的武威人,回报家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邀请一些知名企业来武威考察观摩、投资兴业,不仅能为武威提供技术、资金、税收、就业岗位,还能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理念。”
故土繁花引雁归
2018年,随着沙枣花香飘过玉门关,“春晖行动”唤醒了天南地北武威人的乡愁。从“新疆行”到“闽粤行”,跨越山海叩响游子心门。一封家书、一场走访、一次座谈,催生出新疆、上海等五地武威商会,让散作星辰的游子聚成火炬。
一场场“归巢”呼唤结出硕果:广大在外武威籍人士以殷殷报乡情,既为家乡发展“鼓与呼”,还为家乡发展“干又帮”,成为武威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他们是招商先锋,架起产业金桥。从新疆戈壁到江南水乡,一个个优质项目因游子们的牵线结缘武威;从现代农业到新能源产业,一批批龙头企业因游子们的奔走落户家乡。
“春晖行动是一个让大家共谋发展、共创机遇的大平台,也是各位老乡互通有无、互相了解、互叙乡情的纽带。”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顾兆学是第一次参加春晖行动,他动情地说:“家乡变化太大了,通过参观观摩,我觉得武威的明天更加精彩、更能发展、更有潜力。”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了北京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在全国46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交易量、交易额名列前茅,是首都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和大“果盘子”。
多年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武威的各个县区布局了生产基地和产销订单收购业务,深度合作的范围很广,层次很深,潜力很大。“未来,我们计划在市场开设武威特产窗口,让家乡的农特产走进首都千家万户。同时,举办展销活动,打造区域品牌,畅通销售渠道,加强科研创新,推动武威农业转型升级,让家乡农民实现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的转变。”顾兆学说。
——他们是智囊高参,点亮发展明灯。从产业发展规划到文旅宣传推介,从生态治理方案到乡村振兴实践,一条条“金点子”化作武威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武威的文旅融合发展,既要打造投资者天堂,更要建设文化人乐园。凉州词的诗韵、西夏碑的传说,这些文化资源比矿产资源更珍贵。当前亟需组建专业团队,系统梳理武威的文明瑰宝,让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丹珠昂奔说。
“民勤的蜜瓜,值得被全世界看见。”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聂秀萍博士说起家乡特产时,眼里闪着光。这位从民勤走出的农林经济管理专家,如今身兼北京市技术市场协会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却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瓜田。
当年,她在北京超市看到标价昂贵的进口蜜瓜时,一个念头闪过:“为什么我们民勤的蜜瓜不能卖到这个价格?”带着这个执念,聂秀萍策划了北京蜜瓜盛宴,让民勤蜜瓜身价倍增,累计带动特色农产品溢价超20亿元。
——他们是爱心使者,温暖桑梓故园。捐资助学让寒门学子圆梦课堂,捐赠路灯为偏远乡村送去光明,星夜驰援抗疫救灾物资,积极参与“我在南山有棵树”“请到民勤种棵树”造林治沙公益活动等,用拳拳赤心回报这片热土。
望着祁连山雪,听着天梯松涛,马国文不禁想起儿时在家乡的点点滴滴。如今作为新疆武威商会会长,他带着2836.46万元的公益成果在春晖行动恳谈会上向家乡人民汇报。
“曾经,武威的部分农村街道昏暗校舍紧缺。”马国文说,“现在看到由商会捐赠建造的7000多盏路灯照亮了20多个乡镇,120万元改造的新校舍里传来书声琅琅,这就是我们最骄傲的成绩。”
乡村振兴中,会员们捐资千万升级道路、改造危房;15万元的“绿色长城”计划,让荒漠重现生机……
“输血更要造血。”马国文提出新构想:“我们将推进‘远程诊疗进乡村’,实施‘武威工匠培育计划’,让老人安享晚年,让青年在家乡致富。”
——他们是团结纽带,共绘“三交”画卷。积极开展公益讲座、向民族地区捐款捐物,大力支持“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了生动注脚。
在天山脚下,有这样一群武威人:他们带着祁连山的坚韧和石羊河水的柔情,远离故土赴疆发展,白手起家奋力打拼,经历了坎坷挫折,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每一名在疆武威籍人士都是为国戍边的“战士”,他们在服务新疆建设、维护边疆稳定的同时,促进了新疆和武威两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当祁连雪水滋润沃野,当丝路驼铃化作数据奔流,我们相信,每一位武威儿女的牵挂,终将汇成照亮家乡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
同心共建新武威
如今的武威,正以加快建设“两区两地”、加速构建“两擎牵引、五极迸发”高质量发展格局为蓝图,跑出发展新高度。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兰武高铁圆了百姓“高铁梦”,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刷新“武威速度”,年均500亿招商引资为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石羊河畔绿意延绵,“三北”攻坚战首战告捷;乡村振兴示范村百花齐放,重离子中心治疗患者超1800例,武威职业技术大学设置事项已完成国家级评审,教育医疗双翼齐飞。
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位列全国地级市第2位,营商环境让企业如鱼得水。从祁连山下的新能源矩阵到舌尖上的奶产业集群,从古老丝路重镇到现代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活力迸发、热气腾腾的新武威正阔步走来。
“我们已在武威建成多个重点项目,助力武威将‘风光无限’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裁黄汉杰说,得益于武威市的高度重视和高效服务,让企业深切感受到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未来,将加大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开发投资力度,携手产业链伙伴深化技术市场合作。
作为一名从武威走出的医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陈跃来始终心系家乡发展。“武威的肉苁蓉、锁阳等中药材品质优异,在行业内享有盛誉。我计划积极对接上海及全国的知名药企和研发机构,推动深度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陈跃来表示,未来还将把更多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武威,助力家乡医疗卫生事业提升,让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许银生是武威一中2002届毕业生,他所在的武汉理工大学在新材料、新能源、绿色建材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和储能技术,与武威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许银生表示,将做好“三个桥梁”,搭建技术对接桥梁,组织专家团队精准服务武威企业需求;构建成果转化桥梁,推动太阳能储能、新型建材等专利技术在武威落地;打造人才协作桥梁,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为武威新能源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持。
“在外是标杆,回家就要做大贡献。”付开虎,这个曾为老家凉州区清水镇捐建道路学校的游子,如今更看重产业反哺。他担任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产才融合创新赋能中心副主任、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玖零控股集团董事长等职位。“我将依托中关村400余家上市公司资源,多为武威引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优质项目,让高科技在武威生根开花。”
四海贤才聚,八方商贾来。这个春天,武威,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土地,宛如一块璞玉,在静候归雁回巢中,熠熠生辉。(记者甘曜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