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祁连巍峨,见证时代之变;石羊奔涌,留记武威之进。
标准化厂房接踵入驻、新兴企业蓬勃兴起、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深秋时节,穿行于武威大地,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这片热土上迸发出强劲澎湃的活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武威市加力实施“四强”行动,做深做足“五量”文章,积极构建“两擎牵引、五极迸发”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全市经济运行稳进提质,焕发出向新而行、以质图强的勃勃生机,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奏响了新的奋斗乐章,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抓项目兴产业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高质量发展,高在哪里?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走进甘肃潮讯志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GW单晶硅拉晶+5GW单晶硅切片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加工钢筋、安装钢架、抹墙体水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项目仓库主体已建起,部分厂房正在安装钢结构,我们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建设进度。”甘肃潮讯志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GW单晶硅拉晶+5GW单晶硅切片项目经理智建伟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40亿元,带动就业800余人,为古浪的经济发展、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武威市抢抓国家规划布局腾格里沙漠大型风光电基地和实施陇电入浙工程的重大机遇,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支柱产业,一体化推进资源配置与产业链构建,全力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建成及在建新能源装机975万千瓦。
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两者都是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
武威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9条重点产业链,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强枝”、未来产业“快生根”,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树”越来越壮了。“十四五”以来,全市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4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高于生产总值增速2.1个百分点。
新能源产业崛起成势,奶产业壮大成势,食品工业积厚成势,数字产业破局起势……武威市以“强工业”行动为牵引,推动9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新能源、奶产业、食品工业、新材料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倾力推进“强工业”,壮大“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优营商促招商 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率先在全省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大力推行不来即享、一网通办、全程网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跑全省,率先开发“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发包备案”全流程在线办理模块;
全面推行“非禁即入”,公开市场准入事项283项,专项清理违规准入许可和隐性门槛。深入应用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模式,推行政采贷、中标贷服务;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加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认真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制度,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
……
一项项举措、一个个实绩,正是武威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写照。
近年来,武威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一体推进政务、市场、法治、要素、创新、人文“六大环境”提升工程, 实施领导干部包联惠企纾困行动,建立“六必访”“包抓联”制度,干部全覆盖包抓联企业,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困难问题2855个。出台强化要素保障促进项目落地18条措施,优先解决重大项目用地、用能等生产要素,着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水草丰美”的发展沃土,使武威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厚植沃土育新苗,有风来仪万木兴。武威市牢固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高质量精准招引了一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龙头产业项目,以优质的“软环境”打造发展“硬实力”。
武威市还创新招商方式,聚焦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9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健全“一链条、一专班、一图谱、一方案”产业链招商工作机制,细化完善“一图谱三清单”,通过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全面加强“链主型”“上下游”企业招引,产业链招商取得新突破。此外,武威市还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招商活动,整合招商资源,集聚招商力量。
一个个项目从“纸上”跃到“地上”,既定目标变成了现实成果。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一座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正在武威放大。
惠民生增福祉 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一直以来,武威市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系群众、惠民利民,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改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和一份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看就业。创新招聘服务模式,以产业兴市、工业强市为抓手,搭建起“线上精准推岗+线下暖心送岗+政策扶持稳岗”三位一体招聘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助力产业、服务企业、稳定就业”新局面。
——看教育。推进优质资源普惠共享,今年高考全省物理类最高分花落武威、4人成绩位列全省前十名。
——看医疗。持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创建三甲医院4家,凉州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县区级三甲综合医院,“国之重器”重离子肿瘤治疗系统,累计治疗国内外患者1500余人,对各类癌症疗效显著。
——看生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加强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大见成效,成果持续巩固。荒漠化治理纵深推进,过去5年,完成治沙造林192.8万亩、封育103.2万亩。特别是古浪县凝心聚力、持续攻坚,全县239万亩沙化土地全部治理完成,率先打赢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以县为单位的歼灭战。
——看交通。扎实开展城市道路畅通提升行动,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期盼已久的兰张高铁兰武段通车运营。
……
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民生基石不断夯实;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民生难题不断纾解;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幸福”成为武威“民生答卷”最美的底色。
目之所及,皆是火热发展的喜人图景;耳之所闻,皆是赶超跨越的铿锵声音。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的生动画面、飘红跃动的鲜活数字,汇聚成武威经济稳定向好的前行态势。武威市正以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崭新气象和积极作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武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武威记者张婷 王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