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武威新闻
凉州半台戏
——曲子音乐绽芬芳
时间:2023-11-16 09:00:34 来源:武威日报 阅读量:642

开栏的话:为全面展示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的积极成效,近日,武威市融媒体中心组织记者走近武威非遗传承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围绕曲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采制融媒产品,在各平台同步开设“非遗传承在武威”栏目,敬请关注。


哒,哒,哒……随着几声清脆干鼓,弦子乐起,主角登场亮相。

眼下正是初冬时节,在凉州区羊下坝镇七沟村一个方正的小院内,凉州半台戏省级非遗传承人牛伯山正在和戏班排练节目。优美的扮相、生动的唱词,再加上围观群众不时响起的欢快掌声,让这个农家小院平添出几分生机。

休息间隙,牛伯山和记者聊了起来。“半台戏戏班是由同村热爱唱戏的村民建立起来的,大家忙的时候就各忙各的,闲的时候便聚在一起唱戏排练。有时候,还会带着半台戏走进市县区各学校、社区、广场进行文化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知晓半台戏,更好地把它传承下去。”

凉州半台戏,是相对于“大戏”秦腔而言的一种民间小曲戏,故称之为半台戏,特色十分鲜明:演出阵容小,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意指演职人员只需七至九人;剧目短小,多是生动风趣的地方戏和精炼感人的折子戏;演出场地随意,院落、庙台、堂屋、廊下均可演出;行头服装轻便而简单,便于打成随手携带的包袱;队伍聚散灵活,半台戏的演职人员多系农村民间艺人,农忙务农,农闲唱戏。

凉州半台戏剧目以传统折子戏和风趣幽默的生活小戏为主,其风格以粗犷通俗见长,较有名的剧目有《小放牛》《三娘教子》《张连卖布》《田三婆倒灶》《两亲家打架》等二十余种。其唱词既有诗词化的娴雅婉转,又有口语化的通俗顺畅,也不失群众性的生动鲜活。2008年,凉州半台戏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2月,牛伯山也成为凉州半台戏的第四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馆连续3年向上争取中央专项保护资金共计150万元,每年组织凉州半台戏班子,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百场公益性演出活动。为凉州半台戏传承发展购置必要的工具,加强这一地方性濒危剧种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凉州区文化馆副馆长张继宏说。

传承至今,凉州半台戏对凉州人民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散发着丝绸之路绚丽多彩的曲子音乐芬芳。(记者王丽 楚妍霞)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