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2•我们这一年》系列报道之十七
发展的“加速器” 服务的“金钥匙”
——2022年武威市大数据中心工作综述
大数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的“加速器”,是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金钥匙”。2022年以来,武威市大数据中心统筹数字政府建设、数字产业链发展,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应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取得积极成效。
日前,记者在市公共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在自助办件机、自助存取柜、自助缴费机等办理点,市民根据操作提示,进行相关业务办理。以往熙熙攘攘的场景已不见,如今群众办事既简单又便捷。

2022年,武威市完成数字政府12个系统平台建设,于2月25日在全省率先割接上线,建成新公共服务中心,完成2个市级自建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目前网上可办率99.06%,全程网办率95.13%。推广应用“甘快办”APP,升级改造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实现与省级互联互通。加快市级政务服务平台与“甘快办”APP深度融合,实现与企业群众密切的事项“掌上可办”。“城市大脑”、“智慧城市”、智能AI……如今,武威市民拿着手机,通过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和“天马行”APP,就能体验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自2020年以来,市大数据中心负责统筹全市智慧武威项目管理,目前已建成城市大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智慧消防、武威市全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武威市公安大数据汇聚节点(一期)等23个子项目。积极汇聚“雪亮工程”“明厨亮灶”“公交调度”等一二三类视频资源14572路,“城市大脑”数据中台沉淀307类4253万条数据。升级改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初步具备了数据共享共用能力。投资3044万元建成“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连通省、市、县、乡镇会议系统,接入“雪亮工程”“城市大脑”“明厨亮灶”“石羊河示范河湖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平台32个,让市场和广大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数字红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力量。在市“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数据大屏上,汇集了全市各部门、各领域的数据和视频,包括政府服务办件情况、好差评、12345便民服务热线、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全天候视频巡查等……这里是武威市政务服务和城市运行管控的“大脑中枢”。在常态化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中,市大数据中心开发上线市民云绿马通,系统实时将异常信息自动推送至社区网格员,及时堵塞防疫漏洞。“武威市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核酸检测筛查预警平台”录入人员信息100660人,日均筛查核酸检测数据近10万条,确保重点领域人员核酸应检尽检全覆盖。同时,根据已沉淀数据编制武威绿码通推广运行情况报告93篇,为疫防办精准管控提供支撑。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以来,“武威绿马通”及时调整功能,由疫情防控转向社区服务,重点是社区特殊人群服务、社区治理、社区办公等。如今,数字产业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业带百业”的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释放着澎湃动能。市大数据中心指导市大数据公司发挥好链主企业作用,从开发数字增值应用服务等方面延伸产业链条,与金融单位、各部门对接,承接各类信息化业务,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开发上线“武威金融通”,有效联动市政府金融办、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构建政金企联动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能够提供普惠金融贷款、政策性贷款在线办理、惠民保险业务、金融政策发布、征信信息查询五大核心服务。同时,为促进文旅市场回暖,上线了“文旅通”,汇聚71家旅游景点资源,为百姓提供了全流程服务,助力实现文化旅游强市建设。(记者 张婷 戴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