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一大早,养殖户史增德匆匆地吃过早饭来到自己的养殖棚,启动机器,开始为自己棚里的育肥猪准备饲料。“要想养好猪就得勤快。”史增德说。
史增德是凉州区九墩镇的养殖“明星户”,有十多年的养殖经验,经他养殖的育肥猪个个毛光水滑。走进他家的猪舍,眼前尽是一头头白白胖胖的大肥猪和欢腾结实的小猪崽。史增德开着电动车,熟练地将饲料放进送料机,给一栏一栏的小猪“送餐”。“以前我就是散养着几头猪,用桶提上软食喂。去年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我新建了5个养殖棚,猪越养越多,现在圈里能有五百多头育肥猪和五十多头种猪,都是科学拌料自动上料,效益很好。”史增德说。

近年来,九墩镇培育壮大畜牧产业集群发展,全镇累计建成养殖暖棚3285.53亩,建成史家湖村16户养殖小区1处,九墩村武威宏牧荣养殖场正在建设,在鼓起百姓口袋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不仅仅是养殖业,九墩镇还立足镇情实际,着力在小泉村打造拱型温室示范点,突出发展蔬菜产业,推动产业振兴、富民增收。去年冬天以来,在小泉村、九墩村、平乐村新建日光(拱型)温室90座220亩,全镇累计建成日光(拱型)温室948座2063亩。

“这茬种完还是种上圣女果好,去年老王的两茬圣女果赚了不少。”在九墩村的大棚里,村民俞天玉一边忙着打理秧苗,一边和几个附近棚里的村民闲聊。俞天玉今年种了一棚西红柿,如果行情好的话,一茬就有三万至四万元的收入。“温棚效益确实不错,冬天也有干的,一年四季都有收入。”俞天玉说。

九墩镇像九墩村这样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村还有很多。九墩镇依托地域优势,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日光温室果蔬种植产业,逐渐形成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强农富农新局面,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如今,产业兴旺的康庄大道已在九墩镇群众的脚下展开,而对于2023年,九墩镇也有了新的规划。九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吕永俊说:“今年,我们将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养殖传统优势,突出发展牛产业,转型升级猪产业,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招商引资,盘活用好闲置资源,着力打造肉牛生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畜牧业生产示范点,继续扩大露地蔬菜产业示范带拱形温室蔬菜产业规模,推动老旧日光温室提质增效,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