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增加新资源、新要素、新动力的主渠道。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的决心和态度,加快形成大引资引大资、大招商招大商的火热局面,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
要增强招商引资的行动力。当前正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外出招商的黄金期,机遇就在眼前,就看谁抓得住、抓得紧、抓得牢。各县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大幅度增加“走出去”的频次、加大“请进来”的力度,以最大热情、最大力度把客商请到武威、把项目落在武威。要强化“首位”意识,主要领导主动上手,在项目谋划、对接、签约等过程中全程参与、跟进,以最大的诚意促成合作。
要提高项目推介的精准性。瞄准主攻方向,锁定重点区域和方向,对纲对向对路做好招商工作。聚焦7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争取依托资源优势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链主”企业,依托“链主”企业带动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高”,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和行业100强等大企业,力争引进一批有品牌、有市场、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落地一批配套型项目,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要提升项目落地的成功率。抓落实落地,是一种扎实的工作态度、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也是加快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落实市县区领导包抓责任制,主动协调、靠前服务,加大要素保障力度,解决好项目落地中存在的问题,争取把意向性项目转化为签约项目,把签约项目转化为落地项目,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要改进营商环境的薄弱点。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底气。各县区各部门要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为契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要素配置机制,坚持“六个一视同仁”,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更满意的政策环境、竞争更公平的法治环境、配置更合理的要素环境、关系更优良的政商环境。要大力推行“包抓联”制度、“白名单”制度和“六必访”制度,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家真正感受到武威热情、武威效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没有丝毫等待观望的理由,更没有任何懈怠松劲的资本。只要我们始终提着一口气、鼓着一股劲,不负春风夏雨,甘愿逐日追星,下一番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实功夫,就一定能够在收获季节品尝到招商引资的甜美硕果。
武威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