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民勤
【我的乡村我振兴】我的沙葱我的乡村
时间:2023-09-20 17:38:33 来源:甘肃农民报 阅读量:198

历经失败不回头,咬定青山不放松。他是大漠深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座实验棚、5年多追寻路,把小沙葱做成大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沙葱大王”的华丽转身,他就是武威市民勤县大坝镇长炼沙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长炼。

今年58岁的叶长炼一直致力于野生沙葱的人工驯化、反季节种植、种子培育、规模化种植、合作社经营、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引领,探索出了节水型农业发展的致富新路子,带动全县1000多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先后荣获“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武威市优秀共产党员”“武威市劳动模范”“武威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优秀能人大户”“武威市优秀人才”“武威市十大科技农民明星”等荣誉称号。

从“野生”到“家养”的探索

叶长炼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犁地种田,开刀收获,上过水库、修过干渠,开过荒地、搞过收购……农村的苦活累活练就了他的执着和坚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民勤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乡亲们收入微薄。不甘心过传统“男耕女织”生活的叶长炼生出了“不安分”的心,他开始思考农业发展的方向,重新选择农作物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通过走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民勤下了一场小雨,叶长炼和乡邻们像过去一样,深入沙漠腹地捋沙葱。他们循着雨迹寻找沙葱的影子,但由于天晴得太快,刚出土不久的沙葱经不起骄阳的暴晒,很快就枯萎了。同去的乡亲们个个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但叶长炼却萌生了咋把野生沙葱引种到自家田地种植的“冲动”。

沙葱生于野外沙地,曾经在历史上是民勤人粮食不足年代的救命菜。民勤人喜食沙葱,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沙葱因膳食纤维丰富、富含维生素、消食降血压等特点,更是成为人们健康饮食餐桌上的一道必备特色菜。

叶长炼想将野生沙葱农业化种植的想法招来众人的质疑和嘲笑,周围的人都说他“异想天开”,还有人说他这是“不务正业”。就连他把想法告诉家人时,也遭到了集体反对。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种“妄想”。

叶长炼坚定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说干就干,那年他便开始自学计算机技术,并在网络和各种媒体上搜索沙葱种植的信息。当看到内蒙古、酒泉等地温室试种沙葱的消息时,他更是欣喜若狂,因为这些信息证明了在温室里种植沙葱的想法是可行的。他先后来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酒泉治沙研究所拜访请教专家,并到民勤治沙站实地了解反季节沙生植物实验种植情况。经过多方观摩、考证,请教、学习,叶长炼已经胸有成竹,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闯出一条沙葱致富的新路子。

2008年春天,叶长炼拿出家里8万元的积蓄、向银行贷款3万元、并向亲朋好友求助,筹备了部分资金,开始了他的“沙葱人生”。他用收集来的种子在庄前屋后的承包地里搞实验,摸索掌握温室生产反季节沙葱的关键技术,同时,带领家人,请来亲朋,打墙体,起棚架,当年搭建10座日光温室。同时,及时整地块,下底肥,为秋季沙葱进温棚打基础。

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中,播种、生根、发芽、出苗、灌水都没有问题。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11月份所有的沙葱都进入了休眠状态,直到次年春天才发芽,当年几乎绝收。叶长炼不禁产生疑问,难道沙葱冬天真的不适合在民勤生长吗?

没有成功经验可循,但问题出现总有解决的办法,自己解决不了就向老师请教。农事不等人,2009年春节,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叶长炼已拿着沙葱样本走酒泉、上左旗、到武威找专家、聘师傅,解决沙葱种植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技术专家的助力攻关下,叶长炼采用冷刺激的方法成功破解了沙葱冬季休眠的难题,完成了野生沙葱的人工培育驯化,种出了民勤历史上第一棚“家养”沙葱。2010年元旦,他的首茬温室沙葱开始上市,每棚收入5000元,10座棚全年产5茬,收入高达25万元。之后,他申请了“温室沙葱栽培技术”发明专利,为日光温室沙葱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单打独斗”到“规模发展”的跨越

路闯出来了,但叶长炼知道,只靠自己单打独斗是没有办法形成规模的,只有调动乡亲们的积极性,走规模化种植道路,才能实现沙葱种植产业化,带动大家一同致富奔小康。

为了把小沙葱变成大产业,让更多的群众通过种植日光温室沙葱实现脱贫致富,2010年,叶长炼多方筹资30多万元,采取“一托一”的模式,修建日光温室20座,注册了“漠上花”沙葱商标,取得了沙葱绿色产品认证,建立了沙葱培育基地。同时在县农业科技部门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叶长炼积极向群众传授沙葱种植经验,动员和引导周边群众种植温室沙葱;通过向周边市县推介产品,和蔬菜批发市场、酒店、企业对接销路,拓宽销售渠道,打开消费市场,为沙葱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叶长炼还成立了沙葱产销专业合作社,采取订单方式,为农户沙葱种植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有力保障了农户的利益、提高了经济效益。长炼沙葱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1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开通了“长炼沙葱专业合作社”网页,宣传推介沙葱产品,沙葱产业已经逐步发展壮大,叶长炼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沙葱王”。近年来,在叶长炼的示范带动下,八一村积极探索“露地沙葱”“喷灌沙葱”“沙葱+特色林果”等种植新模式,提升产业效益。目前,八一村日光温室沙葱发展到450余座,露地沙葱500多亩,温室沙葱年均收入达3—12万元,露地沙葱亩均收入超过2万元,带动本村劳动就业1000多人(次),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

沙葱产业的发展壮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受益。目前已辐射到东坝、泉山、收成等14个镇、74个村、1000多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0多户),种植面积达到1560亩,带动务工农户2000多户(其中贫困户务工人员160多人),沙葱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县的特色扶贫产业之一。

从“土专家”到“技术员”的“变身”

在大力推进沙葱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叶长炼还引导村民把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针对种植、管理、采收等各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从源头上提高保鲜质量。他购置了保鲜运输专用车辆,修建了恒温贮藏库,积极探索冰块降温等技术措施,主动接触农村电商,在淘宝网开设了网店,建立了汽车、铁路、空运等多渠道配送方式。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叶长炼多次南上北下,组织沙葱经纪人推介产品,对接销路,稳固客户群体,产品销往兰州、乌鲁木齐、临河、呼和浩特、银川等多家批发市场,建立了高效稳定的沙葱供应体系,为沙葱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动力。

随着日光温室沙葱种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和销售市场的开拓巩固,叶长炼着手打造集科技示范、良种选育、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在政府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大力推广沙葱科学种植技术,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技术,激发农民自身的创造力。先后修建了科普培训教室,购置了科普活动专用车,设置了科普宣传专栏、科普展板,并收集各类科普图书1500多册,配备配齐各类科普器材,培养专、兼职科普人员18人。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开展日光温室沙葱栽植实用技术科技培训。截至目前,举办科技培训班和科普讲座1500余场次,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培训技术能手1000余人次,接待新疆、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全国10多个省的人员参观学习交流。长炼沙葱种植基地也被评为“武威市科普示范基地”“民勤县科普示范基地”。

叶长炼作为“科技指导员”,定期深入各镇,深入种植户中间传授指导沙葱种植技术。2019年,沙葱产业被民勤县委、县政府列为“民勤县特色农业产业”,并打造了“民勤县沙葱产业示范园”,标志着沙葱产业化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然而,叶长炼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2018年他又流转土地200亩,成功培育20亩冬枣、栽植黄桃150亩,他要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以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在农村融合发展新模式。

叶长炼很平凡,他就和沙葱一样,生长于大漠边缘的农家,传承着民勤人勤劳淳朴的秉性和品格。他以新时代农民特有的眼光,借助政策的“阳光雨露”,把小沙葱做成大产业,谱写了一部沙葱产业发展演变的传奇故事。作为一名新时代农民,作为一名党员,叶长炼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在这片热土上继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  叶长炼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武威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武威市广播电视台
陇ICP备08000632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